本帖最后由 平谷小编 于 2017-9-23 18:15 编辑
近期,不少市民反映,平谷街头“黑摩的”非法载客现象又有所抬头。
提起“黑摩的”,相信绝大多数平谷市民都不陌生——行走在大街小巷之中,闯红灯等惊险之举,冷不丁就会有一辆“黑摩的”凑到你面前,表情神秘的司机压低嗓音问道:“走不走?”虽然这种沿街拉客的行为令人不胜其扰,虽然多数市民都知道“黑摩的”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,但为了一时方便,仍然有不少人选择“黑摩的”出行,而这也是其屡禁不止的关键所在。
由“黑摩的”引发的讨论由来已久,有人觉得其为公众出行提供了便利,因此主张“网开一面”;有人则提出“黑摩的”扰乱交通秩序、影响公共安全,理应将其“斩草除根”。相比起寻常市民莫衷一是的态度,交管部门的态度一贯明确:坚决取缔。
近年来,平谷区针对“黑摩的”的围剿行动展开了很多次,然而“猫捉老鼠”的游戏至今仍在继续。对于执法部门来说,依法取缔非法营运车辆是分内之职,自然也无可非议。不过,倘若以一种城市管理的眼光来看待,面对各类“剪不断,理还乱”的非法营运车辆,恐怕绝非一举取缔这么简单。
实际上,非法营运车辆泛滥并非某个城市所独有的现象,在国内不少城市都是难以根治的痼疾。包括“黑摩的”、“黑出租”在内,虽然非法营运车辆在各地的表现形式不同,但无一例外植根于同样的现实——公共交通资源紧缺。在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的经济规律面前,行政手段很难将这种城市发展阵痛一刀了断。
“黑摩的”的危害尽人皆知,即使如此,依然有人以此为交通工具,究其原因,并非市民不想得到更好的交通服务,只是因为难以找到合适的交通工具。大型商场、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地区,公交车往往不得其门而入,想要打车更是可遇而不可求;上下班高峰期,市区主干道就像是一望无际的停车场,穿梭其中的“黑摩的”俨然最便利的交通工具……这些因素的存在,使“黑摩的”面对着庞大的市场需求。因为“供不应求”,平谷“黑摩的”之前甚至呈现出独特的一面——在很多地区,“黑摩的”盛行都是因为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便捷。
“黑摩的”能够在严厉打击中“顽强”生存,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市民的庞大出行需求。随着平谷公交和道路改造的持续进行,以及绿色公共自行车的出现,相比之前2年已有很大改善。在严厉打击“黑摩的”之余,管理部门也许更应考虑如何化解市民的出行需求——“黑摩的”的存在是因为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,如果公共交通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,谁会甘愿冒着巨大的风险乘坐“黑摩的”?如此一来,“黑摩的”的市场基础必然会慢慢萎缩,无须兴师动众集中整顿,也能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实际上,除了“黑摩的”之外,在街头摆摊设点等诸多城市管理领域,管理者所追求的都不应该只是城市面貌,更应该涵盖市民的消费需求。这些城市管理痼疾的存在,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城市公共产品未能满足市民需求,以至于供需双方直接形成了地下市场。如果能在集中整治的同时增加城市公共产品配给,完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。从满足市民需求的角度出发,城市管理不仅更加行之有效,而且更容易赢得市民的参与和认同。
本网记者 茉莉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