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,深爱着这片土地。这里的人们,用一种最普通不过的形式表现这对这座七百余年的古都的热爱——北京话。
说到北京话,就必须要提北京的文化,北京的历史,北京的人。北京的文化无外乎皇家文化,市井文化两种,我们单说市井文化。《管子·小匡》曰:“处商必就市井。”市井文化本就鱼龙混杂,贴近民生,用句北京话叫“接地气”。所谓北京城,内九外七皇城四,南城是最市井的所在,什么您各位熟知的天桥,前门大栅栏,菜市口等等都是南城。这里的人们,讲究的无外乎一点——随性。
何为随性,为何随性?
随性——依随自己的心情,不迎合,不造作,按照自己所思所想而行事。这是百度给出的意思。北京人的随性体现在哪呢?两位朋友许久不见,打算下馆子推心置腹一番,不巧饭馆全都关门了。
“没事儿哥哥,咱家宴一样~!”
“得嘞,兄弟,走着!”
到家一看,什么材料都没有,抓瞎了么?不能!
“得,家宴看来也打水漂儿了。”
“没事儿兄弟,你啊听我的,你胡同口来一斤花生,我上对过儿买块酱肉,完了(liǎo)东头儿买几个火烧去,齐了!”
“得嘞,就听您的!”
您瞧见没?哥俩从下馆子到家宴到最后现攒,要说也够惨的,但一样推杯换盏,丝毫不会影响哥儿俩的情绪。这就是北京人的随性。
您得问了,说北京话呢,你白乎半天这个干嘛?您看好喽,所有的北京话,都是随性的一带而出。有人说,你们北京人个个都当自己大爷!对,您说对了。但这大爷吃着卤煮,喝着豆汁,你说这大爷惨么?惨!但是,在北京人看来,卤煮豆汁儿一样吃出鹅肝、拉菲的范儿。这才是北京人所谓的爷。呦,您瞧我这就属于随性过头儿了,完全意识流,又跑远了。
回归正题,有很多外地朋友来北京,都说北京人说话不会拣好听的说。是,您说对了,但是,那是您听着,北京人看来,“还行”、“不赖”这就属于相当高的评价了。为什么?奉承的太夸张显得咱爷们虚头八脑儿的,北京人来不了那个,真跟您来那个的,那准是有事求你。
现如今啊,随着我们伟大的国家不断的繁荣富强,不断的推陈出新,不断的拆旧盖新(依着刘罗锅早就给剐了…),我们古老的北京也很成功的变成了伟大的首都。
现如今的北京话,少之又少。大多数北京人到了南方,一张嘴就被当成东北人,没辙,谁让人家赵家班把东北话发扬光大了呢!网络上,电视里,电台媒体等等把北京话扭曲的曲溜拐弯儿的,更有一批“优秀”的演员把北京话搬到了电视上,例如什么北漂情故事、什么北漂青年之类的,如今一提北京话,大部分外地人第一个想到的是“瞅你丫内操行”、“抽你丫挺的”等各种京骂。我觉得怪不得别人,要怪就怪无良媒体的宣传,要怪就怪我们北京人自己都拿这些个糟粕四处宣传,扑棱蛾子找火堆,不死等什么呢?
所谓“京骂”根本算不上北京的文化传统,真正的北京人说话以委婉、幽默、含蓄著称。尤其是北京土话,一个字含义很多。真正北京人数落人,损人的话会非常难听,但讲究的是一个脏字都没有,不牙碜。
过去外地人都知道老北京人骂人不带脏字,所以跟北京人说话常有跟不上趟儿,费琢磨的感觉。骂人好像是不礼貌,没教养的表现,可是您要听了老北京人“骂人”感觉就是一种文化,被骂的人连还嘴的机会都没有,例如;坐公共汽车不买票想“蹭车”下车时被售票员发现了,“嘿嘿,说你那,小伙子,你是不够高呀还是不知道买票呀?”不够高那是孩子,不知道买票那是傻子。
还例如:青年人说话不留神带脏字老北京人听了不急也不恼,他会说:“小伙子,今儿早晨没刷牙就出门了吧。”您瞧,北京人说话的口儿有多净。
再比如一个浑不讲理的人跟老北京人递葛,说话没大没小,话里带着刺儿。老北京人会说:“小伙子,这是跟谁呀?往外泼脏水得瞅准了地方,别溅自己一身。”这话能让您能琢磨一天。
我希望小伙伴们,无论您是北京的还是外地的,兹您说着北京话或学着北京话或爱听北京话,请救救北京话。北京话不是“你丫”而是“您”,北京话不是“操行”而是“德行”,北京话不在CBD,而在胡同儿。北京话描述的不是三里屯国贸,而是燕京八景。
|